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公開接納在校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發揮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職能,不斷提升博物館作為在校學生第二課堂作用,幫助學生們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陳列宣教部作為接納在校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主體部門,特制定此方案,明確在校學生在我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方式及內容如下:
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與學校共建在校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由學校統一組織與我館共同實施保護文化遺產、傳承中華文明、人文和專業素質培養工程。
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為共建學校在校學生來館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提供教育培訓服務,其中包括參觀展覽、舉辦講座、文化宣講進校園、志愿者招募、流動展覽、文化實踐活動等。
三、學生自主參與社會實踐,在校學生團體或個人提前將活動預案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陳列宣教部審批。我館根據實際情況與學生團體或個人開展具體社會實踐服務項目。
四、在社會實踐期間,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負責為學生團體或個人提供工作便利并配備指導教師,組織教育工作、實踐指導、館內安全管理。學生團體或個人必須配合整個活動過程,雙方要精心組織、嚴格管理,把人身安全和文物安全放在首位。
五、在活動完成后,雙方做好總結、交流等工作,并積極聯系各級各類媒體做好相關宣傳報道工作,并互通信息。
六、本方案最終解釋權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陳列宣教部所有。
咨詢聯系電話:0595—22100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