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科普教育服務與合作公開聲明
為了更好地實現博物館的教育與服務功能,本館自2014年和2017年分別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即官方服務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ID:qzhwjtsbwg),和科普訂閱號“博物館文學菌”(ID:bwgwxj)。通過這些新媒介,我們將以更輕松的方式傳播海交館的資訊,其中包括展覽、活動、文物、會議等方方面面的訊息;我們還組建專門的團隊,結合博物館的文物和相關知識,撰寫專門的原創科普文章。
僅僅為了使推廣和原創文章盡可能符合時代潮流和人們的閱讀習慣,我們花費了巨大的心思來運作相關工作。盡管如此,我們仍然缺乏人手,博物館的科普教育工作可以是無窮無盡的。因此,為了使博物館的科普工作越來越完美,我們現在面向社會分開長期招募科普寫作者。具體要求如下——
原創寫作人才要求:熱愛泉州歷史文化,熱愛博物館事業,有激情、有精力,能長期從事公眾號相關事務,愿意無償奉獻,通過自己的學習,不斷撰寫、從事感興趣的方向,用簡單親切的方式傳播知識,服務社會大眾。
聯系方式:可在官方服務號“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ID:qzhwjtsbwg),和科普訂閱號“博物館文學菌”(ID:bwgwxj)內進行留言咨詢;或撥打0595-22100563聯系段老師。
注:博物館文學菌 公眾號的相關工作為志愿服務性質,并無額外收入。當然,我們會盡量為合作者提供各種便利。
泉州海交館科普公眾號簡介
訂閱號名稱:博物館文學菌
我們想為你建一座博物館。這里是我們用文字和聲音實現博物館科普與親民理想的地方。我們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文學菌。
使命:一個專門做科普的訂閱號,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為基礎,依托泉州文化、歷史,面向全國的讀者和公眾宣傳海交館與泉州。
科普寫作范圍:
1 泉州海交館里的每一件展品。
2 與泉州有關的所有歷史、文化、遺跡。
3 為每一次原創展覽做幾篇文章。
4 博物館學類隨筆文章。
微信公眾號內容分類:
1 原創文章寫作。
2 成立 博物館文學菌 喜馬拉雅FM廣播頻道。
運營方式與權責(摘要):
1“博物館文學菌”團隊享有訂閱號運作的自由決定權,其他人不得干預訂閱號的正常經營、寫作與運作風格。
2版權由泉州海交館與個人共同擁有,也由雙方共同承擔相關的責任。
3 編輯任務由編輯團隊負責。
4 所有參與該項工作的人,要有用知識、文筆普濟大眾的理念,要放下傲慢的文化姿態,要認可自媒體趨勢下的文風與寫作、編輯方式,還要做好被大眾與自媒體趨勢塑造的心理準備。
5每個人設計好自己發布文章的時間及頻率,設計好之后,便成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不得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