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日期 :2016-12-27 15:55:49 瀏覽量 :347
《閩商發展史·泉州卷》是福建省“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閩商發展史”子課題“泉州商人發展史”的研究成果。本書于2016年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主編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館長丁毓玲,全書共分九章,其中古代和近代部分有五章,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的李玉昆、王麗明、李靜蓉、林儀、葉恩典、陳麗華、薛彥喬等人執筆。當代部分由黎明大學相關人員完成。
古代部分第一章論述唐五代時期處于泉州起步階段的泉州商人。第二章講述泉州極度繁華的宋元時期,商人們馳騁海內外,不僅將泉州打造成為“世界貨倉”,而且逐漸取代了阿拉伯人在南海和東亞的位置,并直接到達印度和阿拉伯世界經商。第三章講述明代泉州商人由于無法在福建沿海港口與其他國家進行合法貿易,紛紛以走私的形式冒禁出洋轉販菲律賓、日本等地,與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開展迂回貿易或三角貿易,開辟了泉州歷史上商人移民海外的第一個高潮。第四章描繪了清代泉州商人從三個方向開拓事業的歷史場景,即下南洋在東南亞各國建立貿易網絡,以郊商的形式在臺灣發展,在廣東十三行占據重要位置。第五章講述民國時期泉州商業發展受到各種內外因素左右,商人的正常秩序受到嚴重制約或破壞。
《閩商發展史·泉州卷》的論述重點是商人群體,力求摒棄地方史、海交史或社會經濟史的慣常寫法,以“商人發展史”的敘事框架來反應泉州城市和商業經濟的興衰變化,以商人活動貢獻貫穿始終。可以說,這是頭一回撰寫一部跨越千年的泉商專門史,并且通過商人的角度,審視泉州地方社會的變遷、國際視野,以及當地泉州商人敢為天下先的時代精神,意義重大。此外,在寫作過程中也發掘出一些有一定價值的新資料。尤其像清代和民國年間,許多散存于各種碑銘、族譜、口述史,以及著作中大量零碎的商人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