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日期 :2023-09-01 16:24:51 瀏覽量 :8
探秘福船的世界
弘揚海洋文明,厚植愛國情懷。
“探秘福船的世界”
——第24屆海交館之友研學夏令營,
于8月22日至8月25日期間成功舉辦。
專業的科普課堂、趣味的手工體驗、多樣的考察活動
帶給營員們“暑”不盡的快樂,
快來一睹他們的精彩旅程吧!
PART 1
科普課堂get知識
古人說“學如弓弩,才如箭簇。”學問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頭,想要射中目標,還需要厚實的見識來引導。因此,理論知識的學習也是研學夏令營的必修課。為了保證課程的權威性,海交館特邀兩位業內研究人員,為營員們科普古今船舶知識,令大家大飽耳福。
海交館副館長林瀚的《船民生活往事:傳統木帆船的衣食住行》為營員們還原了海上航行生活,感受古人探索 海洋的智慧與艱辛。
中國船級社泉州分社陳興怖老師的《船舶檢驗知識小課堂》帶領營員們了解現代船舶的發展現狀以及船舶安全檢查的關鍵步驟。
PART 2
實地考察長見識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經過“小小講解員”培訓班和研學夏令營前期的知識儲備,“海交館之友”實踐考察課程也提上日程。營員們前往泉港、石獅、晉江等地,用眼睛觀察事物、用耳朵傾聽故事,探秘福船的世界。
福船里的秘密
走進泉港區博物館,在鄭慶平館長的娓娓道來聲中懂得了泉港人以海為田,向海而生的生活方式,從而感悟到船對于沿海人民的重要性。
走進福建省世茂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借助數字化的力量重走了絲綢之路,探尋了福船肚子里的奇珍異寶,感受古今泉州商人的雄厚實力。
走進泉港山腰鹽場,見識了船員海上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品——鹽,從液態到固態的的變化的過程。
福船制造技藝
走進海絲文化福船館,在林配宗館長的講解下,深入了解福船制造技藝的先進與傳承。
福船船行天下
走進了泉港土坑村古建筑群,在講解員的帶領下,拜訪了當地海商劉氏家族的居住之所,品味泉州海商文化的歷史遺存。
晉江梧林傳統古村落里的一封封僑批,一棟棟番仔樓讓我們走進南洋舊夢,感受中西合璧的民族交融,海外游子的家國情懷。
進七匹狼男裝博物館,認識古代絲綢服飾的呈現形式,了解現代商貿的轉型發展。
PART 3
手工體驗享樂趣
趣味手工體驗是“海交館之友”最受營員們喜愛的人氣環節之一。福船船模制作、拼貼布料船、僑批體驗等手工項目,為研學夏令營增添了樂趣,也讓營員們在動手的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福船船模制作
布料拼貼船
僑批體驗
PART4
小組協作聚合力
集體是力量的源泉,眾人是智慧的搖籃。讓營員們樹立團隊協作意識是“海交館之友”的培養目標之一。在研學夏令營期間,營員們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項競爭活動,營員們在分工、協作過程中鑄就了較強的的凝聚力,展現出團結一心,奮勇向前,追求卓越,爭創第一的精神風范。
營員們自己設計隊旗、隊名和團隊口號并展示
小組研學成果展示
PART5
結營儀式斬碩果
時光流逝于彈指間,四天的時間如白駒過隙,第24屆“海交館之友”研學夏令營也到告別的時候。營員們歡聚一堂,一起重溫“探秘福船的世界”研學之旅的歡樂時刻,分享四天學習的感想與收獲。海交館為每位營員頒發了“海交館之友”研學證書,研學夏令營劃上完美的句號。
在歡笑聲中共同回憶“海交館之友”的精彩瞬間
營員賴卓奕分享研學夏令營感言
海交館宣教部副主任吳秋雯為最佳小組頒發獎品
營員們收獲研學證書
本次“海交館之友”研學夏令營活動以博物館研學形式,將“一帶一路”背景與意義融入到課程中,以“福船”為載體,“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切入點,將歷史發展、絲路精神、商貿人文等串聯起來,深入淺出地向青少年科普“一帶一路”倡議,從而讓他們了解歷史的文明交流與互鑒,知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過程中,青少年將面臨的使命與挑戰。
圖片:劉書婕、池家儀(志愿者)
視頻剪輯:曾詩怡
文字&編輯:孫婉琳
二審:吳秋雯
三審:陳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