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日期 :2018-02-02 15:52:59 瀏覽量 :858
專著
1957年,吳文良《泉州宗教石刻》,北京科學出版社。
1960年,編印《泉州海交史資料選輯》。
1973年,編印《古船資料輯錄》第一輯。
1975年,編印《泉州灣古船研究動態》第一輯。
1982年,《泉州灣與古代海外交通》。
1983年,《泉州伊斯蘭教研究論文選》,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年,陳達生《泉州伊斯蘭教石刻》,寧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同年,編印《瓷器概述》、《晉江、安海、圍頭、石湖等地海外交通史調查資料》、《泉州海外交通史跡調查資料》、《泉州灣古船研究動態》。
1985年,王連茂《閩臺關系族譜資料選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同年,王洪濤《晚蠶集》。
1987年,《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與研究》,海洋出版社。
1988年,王連茂等《海上絲綢之路的著名港口-泉州》,海洋出版社。
1989年,編印《為了海上絲綢之路考察計劃的圓滿成功》呈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91年,《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上)Unesco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年,《中國與海上絲綢之路》(下)Unesco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5年,《海上絲綢之路與福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同年,李玉昆《泉州海外交通史略》,廈門大學出版社。
同年,《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Unesco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8年,《中國與東南亞》Unesco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王連茂、葉恩典《張士箱家族文件匯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同年,王連茂、陳麗華《中華海洋文化的縮影》,中國大百科全書。
2000年,王連茂、丁毓玲《重返光明之城》,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海峽交通史論叢》,海風出版社。
2003年,陳麗華等《明代德化窯標本》,嶺南美術出版社。
2005年,陳麗華等《泉州海關志》,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6年,陳達生《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王連茂、丁毓玲等主編《跨國網絡與華南僑鄉:文化、認同和社會變遷》,香港中文大學。
2007年,李玉昆、李秀梅《泉州古代海外交通史》,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同年,王連茂等主編:《泉州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8年,《“海上交通與伊斯蘭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9年,李玉昆《泉州民間信仰》,大眾文藝出版社。
同年,《媽祖史跡研究》,中國文聯出版社。
2010年,與韓國木浦大學合編《島嶼文化》論文集。
2011年,陳麗華等《中國德化瓷史》,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2年,陳麗華等:《鐵觀音——安溪烏龍茶傳統制作技巧》,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唐船圖>考證·中國船·中國木帆船》(海交史研究叢書一),海洋出版社。
2013年,《<歷史上中國的海疆與航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13年,成冬冬攝影師參與主編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用于國家職業技能鑒定用書《攝影師》,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組織編寫,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014年,成冬冬攝影師參與主編《網店攝影——從紅心到皇冠》,中國攝影出版社。
2014年, 《人海相依:中國人的海洋世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
2015年,楊條沯《設計師筆記》,中國藝術家出版社,2015年5月。
2016年,《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百問》,九州出版社2016年。
2016年,《閩商發展史·泉州卷》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16年,王連茂參與大型文獻整理《海路針經》,廣東科技出版社,該書入選《2016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并獲的2016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一等獎。
2017年,《泉州灣宋代海船發掘與研究(修訂版)》,海洋出版社。
2017年,《海上絲綢之路綜論》,海洋出版社。
2017年,《李玉昆文史類稿》,閩南文化出版社。